中科院/中科奧森李子青:「AI+安防」的三個最新
來源:未知 時間:2018-20-13 瀏覽次數:279次
2018 年 3 月 31 日, AI 盛會——「2018 中國人工智能安防峰會」在深圳科興科學園國際會議中心舉行。
在上午的演講環節,中科院生物識別與安全技術研究中心主任、中科奧森首席科學家李子青教授講述了 AI+安防的痛點問題和未來發展,以及他們取得的三項技術新突破。

李子青在大會中指出,靜態人臉識別技術研究目前已接近尾聲,而動態人臉識別技術提升研究與應用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,大數據是「AI+安防」的重要發展方向。他在演講中點出了「AI+安防」的幾個痛點:
深度學習需大數據進行有監督訓練,人工標注費時費力;
深度學習算法性能進步速度放緩,正向天花板靠近;
從應用來看,動態識別的誤報率太高,且生產環節大數據資源未充分利用;
從視覺數據源頭來看,監控相機圖像質量仍然受到暗光、強光和逆光的影響。
李子青強調,要利用生產環節的大數據進行自主學習,形成數據與 AI 引擎提升閉環,將動態人臉識別引擎性能提升到一個超高水平,滿足實戰需求;在此基礎上,將跨時空的視頻大數據整理聚類成一人一檔 – 這也是大數據人員身份識別的一個終極核心技術,通過一人一檔可以做很多事情,例如,跨時空目標檢索、目標軌跡挖掘、關系網絡分析等。
以下是李子青演講實錄,雷鋒網做了不改變原意的編輯:
感謝主持人的介紹,剛才主持人說這是一次盛會,的確如此。這里有傳統安防巨頭企業、新興 AI 企業,還有深圳本地的企業家以及一線公安干警。
傳統企業中,像海康、大華、宇視、天地偉業等都是我的老朋友,阿里巴巴作為一個商業帝國也參與到本次大會,另外還有商湯、曠視、地平線等我的學術界同行,非常高興有這樣一次 AI+安防的盛會。
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「AI+安防:創新解決當下,賦能未來」,核心是創新。
我今天講 5 個方面:
(1)安防應用和 AI 技術;
(2)中科奧森的創新歷程;
(3)智能視覺安防產品;
(4)AI+安防:痛點問題和未來發展;
(5)中科奧森的技術新突破。
前面三部分大家可以忽略過去,可以玩手機、打瞌睡,后兩部分大家可以醒過來看看。
安防應用、 AI 技術以及相關研究工作
安防主要包括兩個大類:
第一是監控類,關注黑名單,這是今天在座的主要關注點;
第二是授權類,關注白名單,除了金融、自助應用外,安防也很關注的,比如說出入口管理等等。昨天我參加移動設備生物識別國家標準制定會議,與互聯網身份認證相關,那個就屬于授權類安防。
這里和 AI 相關的研究,從基礎技術上來講,涉及機器學習、計算機視覺、芯片等;從應用產品上來講,包括智能安防、智能金融、智能交通、機器人等等。此外,大數據是很重要的部分,也是后面要講的關注重點。
其實在十多年前安防中就已經引入了智能分析,并一直在不斷進步,現在是深度學習所帶來的第三次 AI 浪潮。我是這個過程的見證者和積極參與者。
我于 2000 年回國,在微軟研究院研發了世界上第一個實時人臉識別系統。2004 年加入中科院就一直致力于人臉識別和智能視頻的安防應用。我與深圳這邊的安防還是非常有緣的,2005 年,我設計并實施了深圳口岸的出入境自助通關系統、后來又做了深圳海關的水客識別系統;另外,我還設計并實施了 2008 北京奧運的實名制人票核驗系統、上海世博會的出入口安防管理。
- 上一篇: 教育部:三年內建設百個“人工智能+X”專業
- 下一篇: 習近平的網絡強國政策

掃一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