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海淀區智慧海淀建設
來源:未知 時間:2018-06-20 瀏覽次數:242次
國內外都在探索建設新型智慧城市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不是簡單的數字化城市和信息化城市,不局限于互聯網、物聯網、云計算、大數據,還包括轉變政府職能,實行陽光政務、依法行政、提高公共服務效能;需要通過云計算、大數據和科技產品的廣泛應用,整合社會基層治理力量,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。
日前,北京海淀區“智慧海淀”建設媒體交流會在海淀招商大廈舉辦。海淀區經濟和信息化辦公室主任何建吾在會上對“智慧海淀”建設情況做了詳細的介紹。
他表示,海淀區到2020年,基本建成“1+1+1+1+1+N”的“城市大腦”體系。一張統一的感知網絡,一個統一的三維治理地圖和城市孿生體,一個綜合的城市大數據共享平臺,一個統一開放的“城市大腦”分析平臺,一個可視化的“城市大腦”指揮平臺,N個創新應用。2018年制定“城市大腦”關鍵指標體系,編制“城市大腦”頂層設計,搭建“城市大腦”沙盤,啟動“城市大腦”應用示范項目建設;2019年擴大創新應用,實現核心區域傳感器全覆蓋,初步建立城市感知網絡;2020年基本建成“城市大腦”,形成比較完善的感知、互聯、分析、響應、應用五大系統,初步實現智能化城市治理體系。
據了解,從2013年海淀區啟動“智慧海淀”建設以來,海淀區積極以建設智慧城市為契機,創新政府服務管理、提升政府公信力、優化城市運行模式。北京市海淀區作為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,以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為目標,區域發展進入了全新的跨越式發展階段。海淀區經濟的強盛和百姓生活的幸福,離不開信息化創新應用的支撐。海淀以政務云平臺和政務大數據平臺為基礎,實現各個相關政府職能部門的信息互聯互通,讓政務服務數據共享變得更暢通;此外,海淀區“智慧海淀”建設還緊緊圍繞交通醫療、教育、環境等民生熱點,以此更好地提升信息惠民水平。
何建吾主任還表示,建設智慧海淀的目的就是讓政府的決策更精準、更科學、更有效,讓民眾對城市運行的感知更直接、生活體驗更幸福。海淀區還將繼續推進智慧教育、智慧衛生、智慧社區等一批民生服務項目建設,不斷增強民眾獲得感。例如一網通辦政務服務,旨為實現辦事指南統一展示、網上預約、申報、查詢、推送等功能;建立創新服務需求統一受理的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平臺,發布創新服務二維碼,集成人工智能技術,優化政府服務方式,實現區網上服務大廳與北京市統一實名認證服務有效對接,達到政務服務和公共服務應用融合匯聚,最終實現民眾辦事“只進一扇門”、“最多跑一次”的服務目標,有效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。
- 上一篇: 人工智能時代該如何奪回我們的“不知情權”
- 下一篇: 工會信息化解決方案

掃一掃

